close

醫訊審稿p26-27-01.jpg

睡眠打鼾也可以拉皮治療–新式羽毛線結構式顎咽拉提手術

 

國泰醫院耳鼻喉科  王文弘

 

35歲趙先生長久以來一直被睡眠打呼所困擾,經睡眠檢查及睡眠內視鏡檢查發現有中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合併明顯環狀顎咽阻塞,之後他接受羽毛線結構式顎咽拉提手術後,打呼情形不但明顯改善且白天工作也較有精神活力。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障礙之一,在台灣估計有超過四十萬人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相關症候群。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是由於睡眠中呼吸道肌肉張力降低而塌陷,造成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中斷。長期睡眠呼吸中止會造成慢性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並且因為白日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引發交通、工安事故,因此睡眠呼吸中止在現代工商業社會是一個不可被忽視的睡眠障礙。

近年來由於睡眠內視鏡的發展,讓醫生可以在病人睡著的時候一窺呼吸道到底是在哪個位置及方向發生阻塞塌陷。例如顎咽部的阻塞可分成前後,側向,和環狀三種方向塌陷。口咽和舌根部分別有側向和前後兩種方向塌陷,會厭軟骨則有前後塌陷或左右孿縮。其中環狀顎咽部阻塞不但是睡眠內視鏡檢查常見的發現,更是造成傳統打鼾手術成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過去在處理環狀顎咽部阻塞手術常需要切除破壞較多的咽部組織而使得術後疼痛較大及恢復較慢等,近幾年有改良的新手術方式被提出,其中之一就是羽毛線結構式顎咽拉提手術。羽毛線結構式顎咽拉提手術(Barbed reposition pharyngoplasty, 簡稱BRP)是在2015年由義大利的Vicini C教授所發表的最新式打鼾手術,它不但可以擴大口咽部的側徑(圖1)外,同時可以增加咽後空間的前後徑及側徑(圖2),術後疼痛等併發症也大幅減少。手術是利用新一代「羽毛線」(使用可吸收PDO縫線)在顎咽部做結構性的組織方向調整(圖3),不需拆線,植入半年後會逐漸被人體吸收,且倒鉤有特殊角度分布呈螺旋狀,因此較為牢固。這種「羽毛線」置入顎咽部後,彷彿形成一個隱形支架,可增加周圍組織彈力與緊緻,當線體被吸收後,仍能維持一定的拉提力量。當然這種術式可能仍需搭配其它部位的手術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需由醫師評估建議是否適合接受這類手術。

圖3說明:

圖中a-f各點是藉由羽毛線把鬆弛的咽部肌肉跟顎骨上的骨突及韌帶做交互來回縫合,使得咽部肌肉可以同時向上方及外側方移動,連帶擴大口咽及咽後空間進而改善呼吸道塌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創內視鏡手術 的頭像
    微創內視鏡手術

    甲狀腺及副甲狀腺(射頻、微波)消融、甲狀腺水泡(囊腫)雞尾酒療法

    微創內視鏡手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